LPL的差距真相:网红孵化器,凭什么打赢军事复合体?

[复制链接]

394

主题

399

帖子

2385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385
9371 0 网络红人 发表于 2017-11-9 14:51:24

说真的,S赛打到现在,聊LPL和LCK的差距,已经不是一个技术问题了。

这是一个哲学问题。

甚至,这是一个玄学问题。

看着LPL的队伍,从小组赛开始就磕磕绊绊,被LCK按在地上摩擦,甚至打个外卡都让人心惊胆战,你很难不产生一种魔幻现实主义的错觉——我们玩的真的是同一个游戏吗?

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体系、氛围、战术、心态。

这些都对,但都太表面了。
1.png

就像你问一个天天996的打工人为什么干不过一个华尔街的基金经理,你说是因为他不够努力吗?

不,是因为他们从根上就玩得不是一个游戏。

LPL和LCK的差距,本质上,是“网红孵化器”和“军事工业复合体”的差距。

一个是做流量生意的,一个是搞战争机器的。

你品,你细品。

1、LPL的“资本局” VS LCK的“流水线”

很多人吹韩国电竞体系成熟,这话只说对了一半。

LCK的体系,与其说是成熟,不如说是冷酷。

它不是一个培养人的地方,它是一个筛选和制造零件的工厂。

从青训营开始,他们搞的就不是什么“快乐电竞”,而是“超级士兵计划”。

每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训练,不是让你练手活,而是把游戏里的每一个决策、每一个操作、每一个时间点都变成肌肉记忆。

选手不是人,是执行代码的机器。

谁的代码执行效率高、Bug少,谁就上位。

他们的俱乐部管理,说白了就是富士康的流水线管理。

你是一个螺丝钉,你的任务就是拧好自己的螺丝。

你不需要有太多个性,不需要搞太多直播花活,更不需要跟粉丝高强度互动。

你的KPI只有一个:赢。

赢不了,立刻就有下一个更年轻、更便宜、更听话的螺丝钉补上你的位置。

残酷吗?

太残酷了。
2.png
但有用吗?

太有用了。

这种模式下,他们源源不断地产出“标准化”的顶级选手。

他们可能没有那种石破天惊的“天神下凡”,但他们永远不会犯低级失误。

现在回头看LPL。我们的电竞产业,本质上是一个被资本催熟的“娱乐产业”。

我们的俱乐部,很多时候更像一个MCN机构。

选手除了是选手,还是主播,是明星,是商业价值的载体。

一个选手的身价,不仅看他比赛打得怎么样,还得看他直播间有多少贵宾,微博有多少粉丝,能接多少代言。

这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:成绩和商业价值,有时候是脱钩的。

一个明星选手,就算状态下滑,只要他人气还在,俱乐部就得把他供着。

因为换掉他,商业损失谁来承担?

(插一句,资本需要故事,我理解,但冠军奖杯不需要)。

这就叫路径依赖。

3.png
所以你看,LPL的青训,听起来热闹,但真正能顶上来的有几个?

很多时候不是没人,而是“商业价值”不够,没法替换掉那些功成名就的前辈。

讲白了,LCK是在用工业化的方式搞竞技,而我们是在用互联网的模式做生意。

一个追求的是极致的胜率,一个追求的是最大化的ROI。

目标都不一样,怎么比?

2. LPL的“饭圈” VS LCK的“角斗场”

聊电竞氛围,就更有意思了。

都说韩国电竞氛围好,社会认可度高。

这没错。

但这种氛围的内核是什么?

是崇拜强者,更是唾弃败者。

在LCK,你拿了冠军,你是国家英雄,出门都横着走。

但你一旦拉胯,舆论的反噬是毁灭性的。

Faker为什么是神?

因为他在那个高压锅里,当了十年的神。

其他人呢?

多少天才少年,一两个赛季打不出来,就销声匿迹,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。

那是一个真正的角斗场。

观众来看的,就是你死我活。

这种氛围逼着选手不敢有丝毫懈怠,因为他们知道,输,不仅意味着没奖金,更意味着社会性死亡。

而LPL的氛围呢?说好听点,是热情。说难听点,是饭圈。

我们的舆论场,充斥着各种“妈妈粉”、“女友粉”、“CP粉”。

比赛的胜负固然重要,但“哥哥好帅”、“哥哥尽力了”的声音也同样巨大。

选手打得不好,有无数人帮他找借口;俱乐部运营失误,有无数粉丝帮忙去冲。

这种氛围,对于选手来说,是保护伞,也是麻醉剂。

它削弱了竞争的残酷性。

反正打得再烂,只要我基本盘还在,就不愁没饭吃。

我不是说饭圈不好,饭圈文化是流量经济的必然产物,它撑起了LPL巨大的商业价值。

没有这些粉丝,LPL的商业盘子可能连LCK的十分之一都不到。

但问题是,当你把一个竞技项目搞成偶像养成,你就别指望它能一直保持最高的竞技水平。

这不科学。

角斗士和爱豆,训练方式能一样么?

3、LPL的“英雄主义” VS LCK的“战争机器”


再说说战术。

LPL观众最喜欢看的是什么?

是TheShy的天神下凡,是Uzi的绕后开团,是JackeyLove的赌命闪现。

我们崇尚个人英雄主义。

我们相信一个天才选手可以凭借一己之力,改变战局,逆天改命。

所以我们的战术,很多时候是围绕“明星选手”来构建的。

说白了,就是“四保一”的各种变体。

把资源给最强的人,然后祈祷他能带我们赢。

这种打法,在选手状态爆棚、版本对味的时候,确实能创造奇迹。

IG、FPX、EDG夺冠,都离不开当时队内核心选手的逆天发挥。

但这种模式的弱点也极其明显:它不稳定,且极度依赖选手个人。

一旦核心选手被针对,或者状态下滑,整个体系就瞬间崩盘。

它更像是一场华丽的赌博。

赌赢了,举世震惊。

赌输了……赌输了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。

LCK呢?他们不信神。

他们的战术研究,像一个精密的情报机构。

他们会把你的每一场比赛都扒得底裤不剩,分析你的每一个眼位习惯,每一个gank路线。

他们的战术,不是围绕某一个“神”来打,而是围绕“胜利”这个唯一的目标来打。

他们强调的是团队协作和信息同步,是五个齿轮严丝合缝地转动。

可能你看他们的比赛觉得很闷,很无聊,一直在运营,一直在拉扯,半天打不起来。

但你不知道的是,在你觉得无聊的20分钟里,他们已经通过视野、兵线和资源的精妙控制,领先了你三千经济。

他们打的不是LOL,是现代战争。

在你还在想着怎么秀操作单杀的时候,人家已经用卫星完成了对你的信息压制,并且计算好了最优的开战时间和地点。

这就是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对决。

是游侠和正规军的对决。

偶尔游侠能靠着绝世武功杀个七进七出。

但大多数时候,游侠只会被正规军的阵法和弓箭,耗死。

所以,别再问LPL和LCK的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了。

这不是选手的问题,也不是教练的问题。这是一个顶层设计的问题。

当你的整个体系都在围绕“流量”、“商业”、“造星”来运转时,你凭什么去打赢一个把电竞当成“军事竞赛”来搞的对手?

我们拿了三个S赛冠军,不是因为我们的体系成功了,而是因为我们出了几个不讲道理的“变种人”,用他们超越版本的个人能力,暂时击穿了对方的工业体系。

但奇迹,终究是不可复制的。而工业,可以。

这真的很重要。我是说,这事儿真的、真的很重要。

LPL想要重新崛起,需要的不是一两个天才选手,也不是换一两个教练。

而是需要一场从上到下的思想钢印重塑。

想明白,我们到底是要做一门赚钱的娱乐生意,还是要去争夺那个象征着最强赛区的冠军奖杯。

说真的,这事儿就离谱。
发消息 收听TA 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咨询我们,

发现短视频推广可以让生意更简单...

立即注册

如果您已拥有本站账户,则可

代运营案例分析

河南带货公司|PR company
联系电话: 18877888899
客服QQ:29999
公司地址: 河南新城区丽山路6-28号
  • 微信关注

  • 详情了解

Powered by 河南红人网络服务有限公司 © 2001map2025抖音推广公司

返回顶部返回列表